传统零售业从转型找出路 2018-01-18

房地产咨询机构第一太平戴维斯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,2017年第四季度,北京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环比小幅上升0.4%,为每平方米每月人民币956.1元,同比上升1.6%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同期,北京商业零售市场迎来4个新增商业项目的入市,共带来69.94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。购物中心存量增至962万平方米,百货商场的市场存量维持210万平方米。

多项目集中入市并没有让零售物业的租金下降,这让备受电商冲击的传统零售业再添新愁,转型升级刻不容缓。

全业态聚拢人气

虽然租金上涨,但零售品牌在北京的扩张却没有停步。来自第一太平戴维斯的研究显示,餐饮、服饰和美妆品牌在北京市场依然活跃。对此,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北区研究及顾问咨询部董事熊志坤认为,体验式消费表现活跃,显示出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仍在,这也导致零售物业更愿意吸引此类品牌。

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,熊志坤表示,当前零售物业更愿意选择新业态,包括儿童娱乐、餐饮业在内的体验性更强、更贴近消费者的业态比较受欢迎。由于这些业态租赁的面积比较大,也容易聚拢人气,业主甚至愿意牺牲一些租金利润来吸引他们。

熊志坤分析,伴随消费升级,未来零售业的大趋势,一方面是商业引入特色元素形成差异化竞争,如打造主题式购物中心或定位小众的精品商业;另一方面则是从业态及功能两方面增强消费体验,如场景式打造和智能化服务。

“触电”增加用户黏性

从零售商角度来看,一个明显趋势是“新零售”浪潮下品牌线上线下融合趋势将更加明显。比如,“蚂蜂窝”就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设立了“攻略全世界网红墙”线下体验馆;“知乎”也在三里屯太古里设立了“不知道诊所”创意快闪店。

熊志坤认为,为了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,将此类客户引导至实体店,购物中心与互联网企业展开多元化合作,可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双赢局面。此类合作多以快闪店或线下体验店形式开展,通过打造不同主题化场景,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,同时增强线下互动和体验,增加用户黏性。

跨界未尝不可

提到科颜氏,消费者熟悉的是其美妆产品,但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却有一家咖啡馆叫科颜氏。这是科颜氏在中国内地的首家实体咖啡馆。

像这样的商业品牌跨界近来层出不穷,涉足不同行业,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。对此,熊志坤认为,面对消费需求升级,商业项目更注重文化、艺术和商业的有机结合,努力打造有情怀的商业项目,吸引数量不断增长的崇拜生活品质、追求精神需求的都市新生代群体。这也被商业运营商视为一种去同质化标签的方式。

第一太平戴维斯预计,2018年一季度,北京商业零售市场还将迎来3个中高端购物中心的集中供应,为市场带来约19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。而在华北区的天津、大连和沈阳等二线城市,业主都在倾向通过增加体验式业态,吸引顾客提升客流量。传统零售转型升级时代已经来临。



首 页

商会服务

商会简介

联系我们